点击这里联系客服旺旺客服
旺旺客服
点击这里联系客服在线客服2号
在线客服2号
点击这里联系客服在线客服1号
在线客服1号
首页 > 文章详细

舌尖上的汉中

发布日期:2017-08-01 16:27:46 【关闭】
摘要:



汉中被成为“天府之国”、“西北小江南”。

这片“中国最美油菜花海”的小地方不仅仅拥有

悠久的历史、近乎完美的气候生态、蜿蜒曲折的山形地貌,

还有那在岁月长河中“不经意间”产生的“汉中制造”。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一些“汉中制造吧”!


始终吃不够的小吃


中华大地小吃遍地,各地都有不同的小吃,不同的吃法,美味都是从一点一点的小吃中“调味”出来的。小吃的出现有历史原因,有环境因素,也有各地的民俗风情的元素,2000年经久不衰的始终都是各地不同风味的小吃,现在我们来看看汉中这些历史发酵、经久不衰、始终吃不够的小吃。


1

粉皮子


粉皮子,又称片皮,汉中四大小吃之一。入口有咸,酸、辣、香、冲等味。吃的方法都是凉拌,嚼之光滑、柔韧、自带几分凉爽。色泽鲜亮,柔滑如皮条,筋丝好,有弹性。



吃的方法都是凉拌,嚼之光滑、柔韧、自带几分凉爽。寒热皆宜,老少喜传统得粉皮子是由生长在山上的蕨菜根茎捣碎,取其淀粉加工而成。民间的制作过程是将蕨粉稀释,加微量明矾搅成糊状,舀进平底小烫锅,让烫锅浮在沸水上,随即左右旋转,让糊状浆汁均匀铺开,再放在冷开水中降温,待收汗后捞出来切成条状,色泽鲜亮,柔滑如皮条,筋丝好,有弹性。粉皮的调味非常讲究,一般都佐以少许的菠菜、豆芽、红萝卜、调入盐、醋、酱油、芥末、姜蒜汁、红油辣椒汁、及味精。


粉皮之见载于北魏《齐民要术》。


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多款菜名用粉皮配制,如"假鳖羹"等,并用其作仿荤的"假鱼脍"。


清代《食宪鸿秘》中之"素鳖",鳖裙是加了墨汁制成的粉皮充代的。粉皮仍为民间所常食。



2

汉中菜豆腐


汉中菜豆腐又称菜豆腐粥,汉中四大小吃之一,制作历史悠久。是汉中的名小吃,原在汉中是招待宾客的佳肴。菜豆腐吃起来口味清爽,不油不腻。做起来却是一门绝活。


有句话说的好“山珍海味油腻腻,不如汉中菜豆腐。”



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黄豆,经过浸泡,打磨成浆,用细箩或纱布滤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浆水菜酸汤点清待形成豆腐时,再滤出豆腐压成块。该豆腐质地细嫩,色泽清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法上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浆水加入大米煮熟,快熟时加入所制豆腐,粥熟食之酸香可口,特别食酸味豆腐时,配以油煎辣椒,蒜泥等拌成的佐菜,食之后清香意爽,余味无穷。


菜豆腐爽口清肠,四季皆宜,在汉中四处可见,深受欢迎,早餐一碗菜豆腐,提神醒脑一整天。



3

汉中浆水面


汉中浆水面是以浆水做汤汁的一种面条。它含有多种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热,增进食欲,为夏令佳品。三伏盛暑,食之,不仅能解除疲劳,恢复体力,而且对高血压、肠胃病和泌尿病有一定的疗效。



汉中的浆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它一直是汉中人民喜爱的面食,浆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为佳,白菜,芹菜也可。制作时,将菜洗净,在沸水中煮烫至蔫,取出放入瓦盆罐中,加入面汤,一至二日待菜色变为金黄即可,再用食油,精盐,加蒜苗炒熟,配以蒜花,姜末,花椒粉等佐料调好的豆腐丁,烩入炒熟的浆水菜作为潲子。浆水面条要用人工擀制,使之叶宽,条长,片薄。将煮熟的面条入碗,调上浆水菜的潲子,浇上辣椒红油,浆水面即成。它看上去红白黄相间,入口酸辣清香,回味无穷,并具有开胃之功效,是汉中的名小吃。


要了解浆水面首先要从浆水开始,浆水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就是用白菜叶子——松散的结不了心那种白菜叶子,放到沸水里煮开,然后将其捞出,用手捏干,或置于竹萝里面再放上一块尺寸合适的石头压干水分,放进坛罐或者大缸里,这是第一道工序;然后,再熬一盆滚烫的清面汤倒进坛罐或者大缸里面,浇上从邻居家里要来的现成浆水两碗倒入,严实的盖住,过三五天即可食用。当然,浆水是发酸的,比泡菜清淡,有清心败火的功效。菜的原料也较多,不一而论。


浆水面就是把葱花过油到稍焦时将浆水倒入炝到微沸即可舀出,然后炒一盘素韭菜做为提味的炒菜。待手工面下熟后浇上浆水,调上炒过的韭菜、油泼辣子、细盐后即可食用。


还有几个有趣的历史传说


有传楚汉相争的时候,陕西汉中有个叫韩二的人。他刚结婚不久,夫妻二人开了个小面馆,专供轿夫小贩们打个尖消个夜。那时,酸醋还没有出现。韩二卖面条时,只是在臊子上调一些油盐,味道并不好,因此生意很清淡。


有一天晚上关了店门。韩二夫妻俩照例把第二天作臊子用的小白菜洗净炒好装在一个小竹篮里。小竹篮又顺手放在一个盛有面汤的大汤盆上,就关门睡觉了。第二天早晨,店门还未开,就传来了"咚咚"的敲门声。韩二开门一看,原来是内弟来了,说是他妈得了急病,请姐姐和姐夫去一趟,韩二夫妻俩闻言不敢怠慢,赶快带上几串钱就过汉江河去看望乡下的病人了。韩二的丈母娘已六十来岁了,得了个发烧病。韩二夫妻俩很孝顺,到家后赶紧请大夫看病,忙活了四五天,直到老人病治好了,才转回城,时间已经正午。 店门打开,又开始接客了。两个客人走了进来。一个老年人,一个壮年人,都是平民打扮,态度非常和顺。韩二下好面条,找不到白菜臊子了。找来找去,发现在剩面汤里。他问妻子;"这是咋啦?"妻子想了想说:"一定是猫儿寻食时把竹篮踩翻了的。"韩二想了想,有道理。他端起来闻了闻有一股酸味。他只好对客人说:"客官,对不起,臊子没有了,凑合着吃顿白面吧!"壮年客人走到汤盆前一看,只见面汤中的小白菜青中带黄,酸中带甜,水水象稠酒一样。他说;"店家,不要紧,我们正想吃点小菜!"老年客人怕吃出了问题,忙说:"依老夫看来,还是小心为是,万一吃坏了肚子?"壮年客人笑了笑说;"你老过于小心了。这又不是毒药怕啥?都是吃的东西嘛。""那--"老年客人捋着花白胡子沉吟了一下又说;"好,那就让老夫我先尝第一碗吧!"壮年客人点了点头。韩二把面汤里的白菜臊子浇上了第一碗面,然后再美美地淋上一勺红油辣子。老年客人接过来调匀后先少少地尝了一口,嗯,没问题,接着才放心大胆地吃了起来。


"怎么样,好吃吗?"壮年客人问。


"又酸又辣又香,真好吃!"老年客人连连点头称赞。


壮年客人跑了大半天,早就饿了,迫不及待地叫店家浇上了一碗,他一吃,果然不错。于是,两个客人吃了又续,续了又续。老年客人连吃了四碗,壮年客人连吃了六碗。壮年客人吃完后抹了抹嘴上的油迹,对韩二说道;"店家,这种臊子面真是好吃,你看该取个啥名字呀?"韩二对这意外的发现也很高兴,他笑了笑说。"小的两眼墨黑,肚子里没有点文气,还是请客官取个名吧。"壮年客人转面对同伴说:"你肚子里的文气多,你取吧!"老年客人捋着花白胡子沉吟片刻后说;"它稠似水浆,我看,就叫浆水面吧!""好!"壮年客人和韩二夫妻俩都异口同声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这种把白菜加面汤浸泡几天后做出来的浆水面的名声就传开了。韩二的小面店天天都门庭如市,生意兴隆。后来,他才晓得:那天来的两个客人,一个是汉王刘邦、一个是丞相萧何。君臣俩在汉中城里微服私访民情,异外地发观了浆水面的作法的。以后,整个汉中和陕西地区都流传开了。


还传在当年张飞为西乡侯的时期,西乡县一户人家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已成家立业,独自生活,唯有老三因幼年患病,拐瘸了一条腿,只好跟两位老人住在一起,并在路边开了一家小面铺,以维持生计。可惜面铺生意清淡。一天,面铺里来了位客人,要了两碗面条。恰巧这时菜已用完,没有东西制作臊子。但是两位客人又饥又渴,便让老三随便找点菜凑合着做成了面臊子。


老三找遍了厨房,终于从一个瓦罐中找到了几片白菜。这时他才想起,几天前自己把几片白菜洗净后已经放在瓦罐里,后来又一不小心将热面汤倒进去了。现在拿出白菜一看,白菜已经有些发黄,还有一股酸味,幸好还没有怪味,于是老三就用这酸白菜。老三将面条煮好后,浇上这用酸白菜做成的臊子,忐忑不安地把两碗面端到了客人面前。不料客人吃后,竟然不约而同地都说这面条好吃,并要老三再来两碗。客人还问老三:"这叫什么面﹖"当老三说明原委,并提到这面还没有名字时,那位客人想了想后说道:"就叫浆水面吧"


等两位客人走后,老三才听旁人说,原来那人正是微服私访的西乡侯张飞。消息一经传出去以后,人们纷至沓来,都急欲品尝老三的浆水面,从此,老三面铺的生意便日益红火起来了。如今西乡还流传着一句歇后语:西乡的浆水面--连吃带续,它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4

汉中面皮


汉中面皮,是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著名特色小吃。汉中面皮相传始于秦汉,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笼蒸成薄皮儿,趁热抹上菜籽油,切成条状,依个人口味调入油辣子、味精、精盐、醋、酱油、蒜泥等佐料,拌匀即可食用(当地多热食,称热面皮儿),亦可置于通风处降温后凉拌(当地称冷面皮或凉面皮)。配菜(底垫子)主要有黄豆芽、土豆丝、芹菜、菠菜等时令小蔬,口感软糯,香辣。不需即时食用时还可以晾干后油炸食用,还有炒、烩,炸等吃法。




"中国十大经典地方早餐"之一


早在2008年以前,就有媒体开始将汉中面皮列入"中国十大经典地方早餐"之一。与之同时列入的南方早餐还包括武汉热干面、上海的糯米团、宁波的汤圆、长沙的米粉、重庆的酸辣粉等。


"汉中十大入围文化符号"之一


2014年,由汉中市委宣传部倡导组织的"汉中十大文化符号"评选活动结果正式揭晓。汉中面皮虽然未入选"汉中十大文化符号"(汉、古栈道(石门栈道)、龙岗文化、拜将坛、张骞、定军山、石门十三品、朱鹮、汉调桄桄、汉中仙毫),但是入选了"汉中市十大入围文化符号"(古汉台、汉桂、旱莲、武侯祠、龙亭侯蔡伦、李固、张良庙、江神庙、午子山、汉中面皮)。


"汉中风味小吃四绝"之一


汉中面皮是"汉中风味小吃四绝"之首,其他三项分别为菜豆腐、浆水面、粉皮。


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根据《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汉中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汉中面皮"列入汉中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中面皮一般采用米浆为原料,偶尔也有以小麦面粉调浆(当地称"面面皮")或在米浆、面浆中混以其它淀粉制作的,未强调"面面皮"的均为米浆制作。


在味型上,汉中因地近川渝,故辣味是主角,但每家面皮店又都有自已独门的油辣子制作秘方配方,变化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因而有各自不同的拥趸。汉中市十县一区的面皮各自有各自特色,有的在油辣子制作上下功夫,有的熬制独门调味水,有的在米浆中加入其它淀粉来改善口感,追求不同口味口感的方法不而一足。


底菜配以黄瓜丝或滚水氽过的黄豆芽、土豆丝、芹菜、菠菜,豌豆芽等垫在碗底,和面皮同时调味,爽脆感和软糯香辣在口齿舌尖碰撞,让人更加欲罢不能。汉中人称各种面皮的配菜有一个专用词,叫作"底垫子"。


软糯香辣是汉中面皮的主要味型及口感。因为是大米制作,热食特别软糯。


在汉中,城固面皮、勉县面皮、西乡面皮、洋县面皮、镇巴面皮等各县区各有自己的特色,分别代表了汉中面皮的不同流派,大大丰富了面皮的口感。



传说一


据传汉中面皮起源于公元前231-前213年的秦始皇鼎盛时期。《长安县志》和《留坝县志》描述汉中面皮的起源有这段文字:秦始皇在位时,汉中有一年久旱不雨,稻田干枯,打下的稻谷尽是稻秕,碾出的大米质量太差,无法向皇帝纳贡,农民们深恐欺君之罪,非常焦急恐慌。当时有位姓朱的农民,他将打下的新大米碾成细末,经过筛罗后,用水调成糊状,倾倒在甑子上蒸熟切成条状,名为面皮子,大家尝后个个称奇。他带着面皮子和纳贡的人来到秦镇,将面皮献给秦始皇,皇帝吃了面皮美味可口,倍加赞赏,并令今后汉中地区的贡物只能献大米制成的面皮。后来在他逝世的汉中地区农民家家户户都有蒸面皮的石磨碾子等器具,方便制作这一美食。


传说二


刘邦在汉中称王,命萧何修筑山河堰,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为改善生活,把面粉加水稀释,蒸成薄饼,切条凉拌而食,味道很美。一日,刘邦微服出访,进入百姓之家,好客的农民便以凉拌蒸饼丝条招待。刘邦边吃边称赞,问及名称,农民说不出来,刘邦听了制作方法哈哈一笑,信口说道:"此乃蒸饼也。"后来,人们改用重叠式竹蒸笼,一次可蒸数张,而且又大又簿。切成细条,筋丝柔韧,软而不断,恰像皮条,改名"面皮"。


传说三


据《汉中日报》载,相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汉中之战,曹操部下用船押运粮食途经褒河,阴雨连绵,河水暴涨,一船大米被淹在水中,三日过后,河水下跌 ,整船大米被水浸泡的无法运走,曹操部下将押运看管运粮船只的士兵打的死去活来 ,当时给军营做饭的衡志四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暗暗流泪,一则不愿让士兵挨打,二则不能让贵重的大米白白浪费,经过一夜苦思冥想,第二天把侵泡的大米磨成浓米浆,加上适量的白糖,在竹笼里蒸成米糕馍,切成方块给士兵吃,一举成功,衡志四大喜,又将浓米浆加入适量的水放在竹笼里蒸成薄皮,切成条状,调入盐、醋等调料,使士兵吃后大喜 ,一船浸泡的米消除完 ,衡志四觉得曹操部下不问青红皂白毒打士兵,不知那一天会轮到自己头上,便告别军营回到故乡城固县上元观。几年过后,家乡连遭洪水,衡志四无法生计,便想起了他在军营作面皮的事,便借债设制了一套竹笆笆等工具,在上元观做起了蒸面皮的生意,久而久之,人们也用红薯粉、土豆粉、面粉单独蒸或相互混和蒸制面皮获得成功 ,以后面皮遂开始在汉中流传。


其它传说


汉中还流传着一个"面皮知府"的小故事。清代康熙年间,汉中人张某在河南汝阳当县官。有一年朝廷派钦差大臣到汝阳视察,张知县未备酒宴,只有家乡的面皮简单招待。钦差大人沿途吃喝,早觉胃口油腻,一尝面皮,喜之不尽。问起制作方法,张知县一一奉告。钦差回朝不久,张知县就提升为洛阳知府。人们一致猜定,很可能是一餐面皮讨得钦差心欢,美言上奏天子而升官爵。此事传回汉中,被老百姓戏称为"面皮知府"。


位于秦岭之南,汉水之滨的汉中有一桩美食,名曰:面皮。这种小吃究竟始于何时何事,从来没有人去考证,只知道汉中人是离不了它的。一旦长时间没了它,就会象小孩子没了娘一样,心心念念的,总觉得生活里缺少了什么,想得慌!


一近年关,不管是出差的、求学的,还是在外打工的回到家乡,一下火车、汽车,就巴巴地瞅准了面皮摊,迫不及待地冲上去,随便把行李一撂,先吃上一两碗才出笼的面皮,然后再说别的事。仿佛随着口舌间的享受,一切出门在外的烦恼以及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便也都烟消云散了。


这类小摊一般都不大,一间门面足矣。门口盘起大灶,灶上支着大锅,锅中烧着沸水,水上架着一层层垒起高耸的蒸笼。一笼笼地端了揭起,再一笼笼地浇上米浆蒸上去。旁边还放有一个炉子,炉上坐的是经夜熬成的一大锅调料汤。里面可着实有不少好东西:葱花、姜米、花椒、草果、大料等等各种调料,还有如天麻、当归之类的几味药材。



5

汉中梆梆面


汉中梆梆面是陕西省汉中地区汉族传统小吃。用上等白面粉精制而成。因多在夜晚挑担上市,敲梆叫卖而得名。



基本制作工艺是,将面粉用水和成硬面团,饧5分钟后盘揉,用擀杖擀成极薄面片,切成韭菜叶宽的面条。炒锅置火上倒入菜籽油,烧七成热时离火,凉至五成热时,放入辣椒面,制成辣油。生姜捣成汁,大葱切成葱花,酱油、醋分别熬开。在碗内加适量酱油、醋、精盐、辣椒油、姜汁、花椒粉、葱花等,加入少量面汤 ,捞入煮熟的面条,淋上熟猪油即成。


汉中梆梆面酸辣鲜香,利湿暖胃,是一种高碳水化合物、又含有一定脂肪、维生素B和钙、磷、铁的当今面食小吃



6

麻辣鸡


四川广元有麻辣鸡,制作方法与宁强略同,大概因为宁强与广元毗邻,风俗口味差不多,一些食品相互学习借鉴,也是有的。


麻辣鸡味道鲜辣入口鲜麻,口感脆香,味感超棒,光想想就流口水的一种菜品。绝对是喜爱香辣的必选菜品,但是也不能多吃哦。每当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就准备一只大鸡公以自家自制卤水卤制然后再加以自己所制作出的特制蘸水然后邀请自家的亲戚一起品尝。后来有发展出了味道怪异的古蔺椒麻鸡与古蔺麻辣鸡被后人称之为:正中不过麻辣,怪异不过椒麻。



相传最早出自王婆夫家前辈所雇一成都厨师之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宁强城内悄然兴起,八十年代末开始在宁强城乡普及。原料有:本地公鸡一只,约三市斤,草果一中颗,八角、沙仁、白扣各两粒,花椒少许,生姜五十克,花椒粉二十克,食盐二十五克,油泼辣子三十克,味精五克,鸡汤一百克,葱两根。做法是:先杀鸡,去毛,扒出内脏,洗净,入冷水煮沸,打除泡沫,加草果、八角、沙仁、白扣、花椒少许、生姜十克、葱两根,慢火煮七成熟捞出,控干水分,放凉。然后用利刀切成两寸见方的鸡块,撒入食盐、花椒粉拌匀,腌十分钟。最后将生姜四十克捣烂挤出姜汁,与油泼辣子、味精等一同兑入鸡汤,倒入鸡块,调匀上盘。此菜色泽金黄鲜亮,肉质细嫩脆爽,肥而不腻,麻辣出头。吃后舌尖、嘴皮火烧火燎,使人既怕又爱,经不住诱惑而一吃再吃。传统名师首推城内王婆及其女儿。如今王婆已经过世,但其女儿大有青出于蓝之势。现在宁强县境各大小餐馆和饮食摊点都能制作。



7

王家核桃馍


王家核桃馍是陕西省宁强地区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此馍小如瓷盏,色城隍,味浓郁,入口香酥,食后每一回味,便觉余香自舌本间生。尤难得者为耐放,虽累日逾旬仍与新出堂无异,这在旧时代可以说是有口皆碑的。因其具有如许特色,所以北上西安,南下成都的旅客,慕其名者都要买上几封,或馈赠亲友或自家品尝,以增添生活中的佳趣。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破津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地方官为了向其主子讨好,曾将此馍进陈御用。虽然人们没听说那时的县太爷捞到什么赏赐,但此事一经传扬开来,这馍在群众中却从此身价百倍,一直为人们所艳称。


民国十年至十七年之间(公元1921--1927年)祸害陕南迫使人民广种大烟的北洋军阀第七师师长吴新田盘踞汉中十,酷嗜此馍成癖。有次派一名心腹护兵到这里来购买,那时因还没有公路,两地相距二百九十华里。这个护兵怕登山涉水,走到半路上便在勉县一家馍铺,依样画葫的定做了若干封带回汉中,小心翼翼地去交差。见吴面带喜色,满以为有赏。那知这个大烟鬼才一搭牙,便觉不是滋味,勃然大怒,掷馍于地,说他撒谎,叫了声:"来人啦"!一拍桌子,喝令重责了二十军棍。可那个护兵仍然嘴硬,连喊冤枉,直到吴吩咐人从厨房拿出剩下的一块王家真品命他亲尝,才不敢再使着数,道出真情。俗话说:"话是一股风"。这个小插曲,先在吴公馆的勤务兵、老妈子们中间,当"奇闻轶事"地说来说去,尔后竞又传到这里。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国民党陕西省政府蒋鼎文,由此路过在县政府小住。县府招待拿它作为糕点,蒋一经品尝,大为赞许!临行还命随行人员带了好几封,在由汉中乘班机返回西安以后,特地给这家馍铺颁发了一张"生产奖状",以资鼓励!


在抗日战争后期,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辛亥革命元戎、当代书坛巨星、国民党中央政府监察院长于右任入蜀途中,曾在这里中央银行下榻。据说品尝了此馍,也连声称好。离开时随行人员有买了好几封带往重庆,使那时陪都有些国民党高级官员,也尝到了这一名食的滋味。



为什么这家馍铺能获得如此盛誉呢?说来话长:



这家铺子的掌案师傅姓王名培录,生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十一、二岁上就在他父王文选身边学艺。为人忠厚老诚,技术精益求精,终生献身于这个行业,于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后来由其老妻何氏掌案,直到解放后合作化期间参加了合作组织停业。


文选的师傅也姓王,清乾、嘉间人,开设的铺子叫"福兴老号",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兼营满、汉糕点。在本县食品业中,名噪一时。文选于嘉庆年间至"福兴老号"当学徒,其师因无子嗣,平日看他年轻有为,料定日后必能卓然自立,临终前遂将这个铺子的招牌,授给文选继续使用。溯自"福兴老号"从乾隆时代问世,至1949年解放后,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8

略阳罐罐茶


陕西略阳县位于秦岭西段南坡,嘉陵江上游,西北与甘肃康县、成县、徽县,两当毗邻。“比其地为用武之区曰略,象山之南曰阳”而得名。略阳“古为白马氏之东境,白马氏族即古羌族。传说,罐罐茶乃古羌族的遗风。略阳罐罐茶的分布地域性极强,一方水土,一方习俗。有民间歌谣道:“东南路里水泡茶,城西两路(大、小西路)面罐茶。北路河里油炒茶,熬茶的罐罐鸡蛋大”。这“面罐茶”和“油炒茶”是略阳罐罐茶中极有代表性的两种饮茶风俗。


按文选、培录父子两代,一脉相承,都象文选的师傅那样,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及满、汉糕点,并具特色,为各家所不及。惟"核桃馍"一枝独秀,掩了其余光彩,这一点非当地老一代人罕能和其本末。



现在开业的系已故王培录老人的儿媳斯秀英,她本是县城关食品业退休人员。在许多核桃馍爱好者的敦促与鼓舞下,为了不使这一名食成为绝饷,故又振奋精神,重理旧业,以满足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对于美味商品的需求。


阳罐罐茶是陕西汉中市略阳县的传统茶点,有水泡茶、油炒茶、面罐茶等种类,后者最具特色。人们用小罐盛水,放入茶叶,置火上煮熬,边煮边放入面糊,再加上清油,调以茴香、藿香、生姜、食盐、核桃、肉丁、鸡蛋花等调味品及佐料,清早或有客人来时,人们就煮茶以当早点而食用,提神暖胃,爽口宜人。



9

西乡牛肉干


西乡牛肉干,是陕西汉中市西乡县特产,是陕南西乡县传统名贵的清真风味食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于明清年间已享誉西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初由西乡清真寺阿訇自制自食,后屡经改进加工工艺,发展成为盛极一时,陕南一绝的地方名产并流传至今。2009年被陕西省政府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140多年前,就由西乡回民寺院阿訇自制自食,后屡经改进加工技术,不断提高工艺,成为地方名产,并流传至今。 西乡牛肉干的特点是:颜色红润鲜嫩,呈红褐色或咖啡色,精肉呈桃红色,切面带光泽,香味芬芳,瘦而不柴,酥而不绵,咸淡适中,余味悠长,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久贮不坏。其含蛋白质高达65%~87%以上。


西乡牛肉干颜色红润鲜嫩,呈红褐色或咖啡色,精肉呈桃红色,切面带光泽,香味芬芳,瘦而不柴,酥而不绵,咸淡适中,余味悠长,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久贮不坏。其含蛋白质高达65%~87%以上。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能补脾益气,益五脏,养精血,强筋骨,素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之说,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西乡牛肉干自古誉满三秦,是酒宴、款待宾客和旅游的方便佳肴,又是馈赠亲友的珍品。1981年以来,连续被评为陕西省优质食品。1983年中商部食品评比中,总分超过部颁标准。



西乡牛肉干始制于清朝晚,生产历史已逾百年,向以色红、味酥、清香、可口、耐储存,销路广,风味悠长而驰名省内外,是城乡不可多得的节日佳肴。

牛肉干是陕南西乡县传统名贵的清真风味食品。它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在140多年前,就由西乡回民寺院阿訇自制自食,后屡经不断改进加工技术,提高工艺,遂成为地方名产,并流传民间至今。


西乡牛肉干的特点是:颜色红润鲜嫩,呈红褐色或咖啡色,精肉呈桃红色,切面带光泽,香味芬芳,瘦而不柴,酥而不绵,咸淡适中,余味悠长,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久贮不坏。其含蛋白质高达65%~87%以上。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能补脾益气,益五脏,养精血,强筋骨,素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之说,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西乡牛肉干自古誉满三秦,是酒宴、款待宾客和旅游的方便佳肴,又是馈赠亲友的珍品。1981年以来,连续被评为陕西省优质食品。1983年中商部食品评比中,总分超过部颁标准。


西乡县位于北亚热带,地处汉中盆地东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江及其支流牧马河横贯其境,有“有山不见山,水绕山间转”的特点,岗岭起伏,溪谷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清草嫩,林茂粮丰,牛群有鲜草饲育,精料喂养,养牛条件得天独厚。这里又是全国八大优种黄牛之一的“西镇牛”主要生产基地。


据史料和县志记载,伊斯兰教于唐高

西乡牛肉干

西乡牛肉干(5张)

 宗永徽三年(652)传入中国。约于明初传入西乡县,于县城北后街结庐传教。至神宗万历元年(1573)始创建静宁寺。随着穆斯林(伊斯兰教派)居住区域的扩展,陆续在沙河坎、贯子山、私渡河、柳树店等地修建清真寺。

西乡牛肉干始制于清同治年间,生产历史已逾百年,选用西乡镇牛的腱子肉,经腌、烤、熏、烘干等程序加工而成。向以色红、味酥、清香、可口、耐储存,销路广,风味悠长而驰名省内外,是城乡不可多得的节日佳肴。

且远销港、澳地区,1981年曾获陕西省优质食品称号。牛肉干是陕南西乡县传统名贵的清真风味食品。它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在140多年前,就由西乡回民寺院阿訇自制自食,后屡经不断改进加工技术,提高工艺,遂成为地方名产,并流传民间至今。

西乡牛肉干是传统名贵的清真风味食品,是传统手工艺的典型代表。它除了具有一般饮食的功能外,还具有任何其它饮食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功能。

西乡县位于北亚热带,地处汉中盆地东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江及其支流牧马河横贯其境,有“有山不见山,水绕山间转”的特点,岗岭起伏,溪谷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清草嫩,林茂粮丰,牛群有鲜草饲育,精料喂养,养牛条件得天独厚。这里又是全国八大优种黄牛之一的“西镇牛”主要生产基地。

牛肉干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诗经》和《礼记》两部古籍中就有记载,不过古代牛肉干的制作简单。西乡牛肉干的制作、腌渍工艺远比古代讲究多了。西乡牛肉干选料讲究,操作严谨,制作精细。原料取之于当地特产的优种黄牛“西镇牛”的前后躯之主要肌肉群,即选择肌腱和精肉,剔出筋等结缔组织,切成条或块,经盐渍,加香料与名贵药材和成的调料,烘烤而成。西镇牛肉质鲜嫩,脂肪分布均匀,味美色鲜,内含水分较少。肌腱部分富有弹性,是省标“麓鳞牌”牛肉的惟一原料。


10

菜豆腐节节


菜豆腐节节是陕西省略阳县一种最常见的传统特色面食,如同汉中城固的面皮,宁强的核桃饼麻辣鸡、镇巴的腊肉一样,倍受当地居民的青睐。菜豆腐节节用豆浆煮开掺上浆水菜点出豆腐后,再下入节节子(当地以玉米面配白面擀制成的一种短面条),做成的一种饭食,并配蒜辣子、泡菜等小菜食用,其味酸甜可口,清香宜人。


来略阳不吃菜豆腐节节,就如同到北京不吃全聚德烤鸭,到西安不吃羊肉泡馍一样,等于你没有真正到过略阳。因为略阳的菜豆腐节节,早已成为略阳地域文化的一个显著品牌和代名词了。略阳人对它都是一种“扯不断、理还乱”的深厚情结,“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喘喘”。可以说,当地人对它的喜爱和执迷已达到了不可言状的地步和程度,这句话就是对它最形象的描述和概括,可见人们对它深深的依恋之情和浓浓的喜爱之意。



略阳菜豆腐节节,其历史文化悠久而厚重,它是当地先民就地取材,以适应山区艰苦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和环境所创造出来的一种饮食品种,及长期培养起来的饮食口味习惯。它也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山区民俗文化的体现和载体。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山民们的菜豆腐节节也走出了寻常百姓家人,走进了现代市场,走进了豪华餐厅,也溶进了人们情感的深处,成为略阳普及最广,食客最多,也最具地域代表性的风味小吃。

在略阳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农家,所有的主妇都会做菜豆腐节节。特别是城里人平日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做,就到街上小铺店里吃。遇到星期天休息在家,主妇们总会不怕麻烦的亲自精心做一顿,全家男女老幼围拢一起,或邀三朋四友聚在一堆,津津有味的吃一上顿。就是剩下的饭菜下顿吃起来仍然是争先恐后的争着吃,何况下一顿的菜豆腐节节吃起来又是一番风味。遇到接待客人,不论是公宴还是私请,酒肉相待之后,下一顿必是带客上“农家乐”或上街铺小店品吃菜豆腐节节,透油解酒,开胃提神,客人吃过之后总会赞不绝口,满心开怀、十分满意,这也算是“款待”或者“公关”的规定“套路”,必出的一手了。


做菜豆腐节节,第一环节当然是先要把当地产的上好普通大豆,用清水泡上,如果时间紧,也可以随时用温水浸泡,待大豆完全泡胀之后,先用石磨或用打浆机将大豆打磨成豆浆(正宗的是用石磨磨成浆),过滤掉豆渣,然后将豆浆倒进铁锅用大火加温,待豆浆烧的要开未开,要沸未沸时,在豆浆锅内点酒上山区特别的浆水菜的浆水,这时白花花的豆浆立即就会收敛集拢,变成一层厚厚的嫩嫩的白白的豆腐,然后继续在锅里煮上四、五分钟之后,豆腐就会变老变硬,这时用漏勺将其连汤带水的捞起放进溶器里待用。第二环节是,将黄灿灿的包谷面用点清捞过豆腐的清香新鲜的浆汤和一番,逐渐加进白生生的麦面揉擀,这样擀节节面条才会柔而不断,光亮润滑,清香扑鼻,吃起来劲道。擀好后的面条,切成多半尺长的一根一根的节节,下进已烧开的浆汤锅里,待节节煮熟,盛进碗里加进浆汤、用铲子或勺子将先前准备好的豆腐铲上几大块放进浆汤锅里几浪之后,放在碗里的节节之上,这时一碗黄灿灿象金,白嫩嫩如银,热气腾腾又似云蒸霞蔚 一般,美味可口,色香味具全的菜豆腐节节就可准备上桌入口了。

菜豆腐菜豆腐,只有豆腐没有菜,哪怎么能称为“菜豆腐”呢?先别忙着吃!做好菜豆腐节节只能说是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就是吃菜了。先要另拿一只小碗碟,自己上前亲自夹盛自己喜欢吃的各种凉拌菜,略阳人把它叫着“菜碟子”。当“菜碟子”夹好后,就可以放在桌前,一边吃面吃豆腐,一边吃“菜碟子”。吃着香美可口的菜豆腐节节,看着五颜六色的“菜碟子”,你既可以满足食欲,享受进餐的快感,又能满足感观的享受和美的享受,这时你会由衷的发出,生活是多么美好,大自然是多么无私与慷慨的感叹,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略阳人把这种不同与一般面食调菜加盐和酱油醋的吃法,叫着“下着吃”或“就着吃”。


菜豆腐节节要得好吃,最重要也最必要的条件就是“菜碟子”味道要好,花样品种要多。“菜碟子”味道差了,花样品种少了,再好的菜豆腐节节也不受人欢迎和青睐,因为菜豆腐节节讲究的就是这个“吃法”。于是,精明能干会经营的店主,为了吸引更急多的顾客,十分注重各种小菜的制做和调拌。随着季节变化和各种蔬菜的上市,店主人精心调制下的“菜碟子”也变化着,品种花样繁多,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凉拌豆芽、泡菜、浆水菜、土豆丝这一年四季都可吃到。随着四季的变化,还可吃到莴苣丝、江豆、黄瓜、洋葱、韭菜、西葫芦、芹菜、白菜丝、萝卜丝、茄子丝、小葱等等,这些小菜青的青,绿的绿,紫的紫,白的白,碧的碧,红的红,摆在一起五颜六色,五彩斑斓,像一幅毕加索的抽象派油画,绚丽动人,诱人遐想无穷。就说辣子一种,就会做成红红的蒜辣子,青青的炒辣子,绿绿的轧辣子,油油的菜拌红辣子等多种样式,以满足各种口味的需要。

当你一进店铺,厚道的店主就热情大方的招呼你主动夹菜落座,你只管主动去夹,欢喜吃什么就夹什么,喜欢吃多少就夹多少,吃了不够再去夹,厚道的主人从不多言,只是最好别剩下,这样主人不好收拾。吃到最后,你可以将剩下的“菜碟子”倒进碗里,顿时你的碗里就会变成五彩斑斓的世界,格外好看,这时再往碗里调一点盐,搅拌几下,连菜带汤带豆腐的喝下去,就如同又吃了一碗爽心的豆腐脑一样,酸中带咸,咸里带辣,辣中有香,香飘入鼻,沁人心脾,唉呀!那个味道别提有多美妙了!略阳人总结说这是“菜豆腐调盐等于过年”,其美香之味足可略见一斑。


来到略阳,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在豪华的大酒店,还是在小吃摊铺或是在火爆的江滨饮食街,你只要想吃菜豆腐节节,只要打个招呼马上就能吃到,十分方便快捷。这种不可多的天然绿色饮食,春天吃保你解乏,夏天吃保你消暑,秋天吃保你去湿,冬天吃保你温暖,可谓四季皆宜,男女老少皆宜。不过你要想吃到饭好菜多,味道纯正的菜豆腐节节,你就得有所选择的吃了。最好是到山里边的“农家乐”去吃,那里环境幽雅,清新自然,山美水美人美心情美,当然饭菜也就最美了。要是想在城里吃,蹦土坎徐大嫂家的、火车站老侯家的和西街老马家的都各具特色,很有代表性。这里每天生意火爆,从早上七点多一直卖到下午甚至晚上,常常是人来人往顾客满坐。到了吃饭的高峰时段,一拨一拨的人络意不绝,有时竟连空位子也抢不上还得等。有的人为了吃到正宗的菜豆腐节节,真可谓是“食不厌精”,每天都从城北到城南,从城东到


城西,从城边到城中走路、骑车或是打的专门去吃这几家有名的菜豆腐节节,这正应了那句古语“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你以人为本,以质量为生存,以热情和诚信的服务为宗旨,征服了顾客,就必定能征服市场,开辟出一方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带来的也必定是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回报与收获,这岂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吗?


说到吃菜豆腐节节,还有两个有趣的小故事哩。一次一位常来吃的“回头客”,因时间长了与老板娘也成了熟人,经常见面相互打趣说笑一番。这天只见他匆匆走进店门,张口就对正在张罗忙碌着的老板娘讲:“哎呀!这几天你们怎么关门了,我来了几天都没吃上,把人抗的呀!”,老板娘一听笑而答道:“抗啥!抗日哩吗?”一语双关,风趣恢谐,一番之后说的那人哈哈大笑,引的周围四邻吃饭的其他男女顾客也是忍禁不俊,满堂大笑起来,好不热闹呀!其实这话语中岂不包含着山里人与人之间那种温馨友好、和谐关爱之情吗?你在这样的就餐外部环境中吃饭,胃口格外的开,吃起来也格外的香美。

还有一次去外省出差,七、八天顿顿吃方便面和当地不合口味的饭食,几天下来同行的个个都没有了胃口。到了晚上,坐在“咣当、咣当”的摇晃的火车上,肚子里也开始了一阵阵的“咣当、咣当”的摇晃,我们几个饥肠辘辘的人就开始了“精神大会餐”,有的说吃这,有的人说吃那,忽然有一人提说道:这时要是能吃上一碗菜豆腐节节,那是个什么味道啊!这句话可谓是一语惊四座,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说:对!对!对!有的还说这时要是能吃一碗菜豆腐节节,那真正的比吃什么“满汉全席”还要舒服的多啊!那时我才感悟到“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这句话所包含的全部含意,当然也包含“饭是故乡香”这一层含意在里边了。